宜春学院基础医学院课堂教学管理规定
课堂教学管理规定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习题课。
一、备课
教师认真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备课要紧紧把握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掌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写好教案。
1、认真钻研教材,广泛阅读参考资料,坚持“学贯中西、厚积薄发”的精神,精选教学内容,把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融会贯通,'明确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及其内在联系,并要保证讲课内容有足够的信息量。
2、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清教学内容的主干与支节部分,突出重点与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作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备课不但要钻研教材知识,还应挖掘教材中有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要考虑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4、备课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了解整个班级和学生的情况及特点,是备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正确处理教学大纲的原则要求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关系,通过教师的努力,尽可能把两者统一起来。
5、写好教案。教案书写应遵循《教案书写的规定》。
6、备课要考虑好教学方法、准备好教具。
7、备课中要安排好讲课的顺序、讲授方法,恰当地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应用计算机课件等。
8、从事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满6年以上的教师,继续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将原有教案修订、补充后继续使用;从事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满20年的教师,继续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时,可以使用提纲式教案。
二、讲课
讲课是教师依据授课计划、大纲和教材,按规定的时间对班级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
1、每次上课必须要有教案,杜绝无教案上课。
2、讲课必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抓住基本内容,坚决摒弃多而杂、使人不得要领的讲课方式。
3、讲授时要做到内容熟练,思路清晰,概念、定义准确,逻辑严密。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应能脱开教案上课。
4、要密切联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实际。既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也要注意实际联系理论。体现学做统一,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手脑并用。
5、讲课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在教会学习方法上下工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要运用启发式教学,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体现主体作用。双边活动思维周步,相互呼应,配合默契。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热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创造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良好氛围。授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突出知识的应用。
7、教师要练好教学基本功,讲课中要做到语言准确,言简意明,形象生动,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课。板书要简明工整。注意服饰整洁,仪表大方,语言配合情感手势,辅以板书、图表,做到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8、及时填写“教学日志”,认真做好学生考勤。
9、利用课堂教学,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使“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如纪律、卫生、品德等方面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辅导
辅导的目的是在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听课、作业以及课外阅读参考资料或深入钻研时所发生的疑难问题进行具体的解答和指导。
1、辅导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个别辅导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辅导时可介绍补充的参考资料,或启发他们思考一些提髙性的问题。对少数学习较差的学生,采用重点辅导的同时,要鼓励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要加强质疑,以督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当部分或全体学生具有共同性的问题时,可安排集体辅导。
2、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应细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弄清疑难所在,釆用启发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经过引导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应指出方向或参考资料,启发他们自己去解决。
5、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以百分制评定学生成绩,要及时掌握了解全班作业完成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作业讲评要及时。
习题课是配合课堂讲授,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环节。
1、习题课应着重把课堂讲授中的基本理论加以集中和提炼,使其典型化和具体化。解析典型题目,要贯穿必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选题是上好习题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必须根据本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分析各章节教材的内容,把握住核心,确定习题课的目的和要求,然后选择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既要联系多方面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又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论证演算的题目。选好题目之后,教师要亲自演算一遍,尽可能预先估计学生会遇到的困难和错误,并确定解决的办法。
3、习题课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动手为主,特别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在学生自己解题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观察学生解题的情况,及时发现典型(正确和错误)的论证和解决方法,必要时,教师可进行启发,或让学生讨论,使正确的方法得到肯定,错误得到纠正。讨论完毕,教师作小结。
4、教师上习题课应事先写好教案。